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外爬架传感器 爬架设计,安装及拆除工艺全面介绍,都在这了

发布时间:2025-01-20 16:01:49

爬架设计、安装及拆除工艺全面介绍,都在这了

一、爬架安装前的策划及技术参数

(一)爬升式脚手架安装前的策划

1、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主要反映导轨式爬架平面整体布局、预埋点位置以及爬架内立杆离墙距离。

架体的机位平面布置图

2、立面设计

架体高度及内立杆离墙距离可随施工需要确定,架体一般中心宽度为0.9米,架体步距1.8米。

本工程1#、2#公寓楼架体均拟定从2层开始组装折叠式升降脚手架,均防护至女儿墙,如图右所示。

架体的基本情况

采用15m高的折叠式升降脚手架,共布置了6层走道板,走道板步距从下到上分别为3.2m、3.1m、2.1m、2.3m、2.0m,剩余的2.25m作为防护高度 立面图详见右图。

3、架体密封设计

4、预埋设计

预留孔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当梁板准备浇筑混凝土前,按照机位平面图、立面图,使用内孔35-40mm壁厚大于2mm的PVC塑料管,管两端用宽胶布封住,以防止混凝土浇灌时进入管内而堵塞预埋孔。

应保证与各层预留孔的垂直度。

预留孔必须垂直于结构外表面。

留孔左右位移误差应小于20mm,当大于20mm时,需要重新校核定位并重新钻孔。

5、架体与结构的附着设计

架体与结构的附着

右图粗线部分即存在250mm线条位置,架体的附着使用50mm+200mm的加高件进行附着(详图1、图2)。细线部分即无线条位置架体附着使用50mm加高件进行附着(详图3、图4)。

架体与结构的其他附着方式

住宅楼经常遇到奇偶层复式阳台,此类结构架体附着需要使用多节立柱进行叠加,导座附着于立柱上,立柱通过可调斜拉杆拉结于结构上。

复式阳台水平范围内,需要在每层走道板上600mm、1200mm高度,用钢丝绳或者矩形方管安装扶手。

由于结构特点,部分机位不得不附着于挑板上,需要结合挑板的混凝土强度、配筋进行计算,无法满足要求则需要通过斜拉杆进行卸荷,将荷载传递给内部框架梁或其他构件

由于结构特点,部分机位不得不将特制预埋螺杆预埋于混凝土内一同浇筑(多出现在转角或其他混凝土墙柱厚度较大位置)

对于结构线条尺寸50mm-800mm的位置,需要通过加高件将架体垫出相同尺寸以便导轨正常通过。部分项目在靠近封顶楼层的较大变化外凸线条,也可与总包协商采取预留洞口方式让导轨通过。

凸窗位置上反部分二次浇筑时,可改用专用600mm的加高通用件进行附着。

为了解决立面上某几层线条较大(大于800mm)的情况,看使用加长三角铁件附着于楼板上并斜拉卸荷的方式进行附着。

6、操作平台搭设计

操作平台搭设

在爬架安装前必须搭设操作平台,操作平台搭设示意图(见图四)。根据建筑物具体情况,先将脚手架搭至标准层底层,安装操作平台位于楼面下800mm左右,平台上铺设脚手板,平台内侧距墙200mm,平台宽度在1500 mm以上。搭设时注意平台必须能承受2KN/m2荷载。

7、塔吊、电梯附墙处设计

塔吊及其附臂位置

升降脚手架架体过塔吊附臂时,采用3m翻板式脚手板。待架体过附臂时,拆掉防护网,拧掉固定螺栓,翻起脚手板。过附臂后放下脚手板,固定好脚手板,安装防护网。每提升一层通过塔吊附臂时,重复以上过程。

由于架体为定型设计,故塔吊附臂需要严格按照双方协商如图所示进行布设。

一般情况下,吊桥翻板需要设置在待建层下一层以下的全部走道板,如右图需要从下至上设置4道

若架体需要下降,则从下至上所有走道板均要设置。

8、爬架吊点布置处设计

吊点布置说明

9、卸料平台处设计

卸料平台

本工程1#、2#公寓楼每栋楼设置一个自爬下撑式卸料平台,位置如右图所示。额定荷载1500kg,为确保施工安全,限定使用荷载不大于800kg。由于架体均从2层开始组装,故卸料平台需要从第3层开始使用。

卸料平台一般位于架体最下步走道板位置,开始使用位置一般较架体使用位置高上一层,例如架体从4层楼面开始组装使用,则卸料平台需要在5层才能开始使用。

料台左右两侧面需要使用800mm网片进行封闭。

卸料平台的提升及附墙与架体相同,可与架体分别独立提升。

待架体防护至封顶,底部卸料平台随着平台上部架体的拆除而提升至顶层。

卸料平台两侧使用800mm网片进行侧面防护。

卸料平台先于地面组装完成后经过验收合格方可吊装,吊装前务必把所有零部件连接好,并保证其成为一个刚性的整体。

10、施工电梯处设计

施工电梯(始终在下方)

若施工电梯始终在架体下方,则只需注意封顶之后,电梯需要上升至顶层。

施工电梯(一个轿厢进入)

若电梯设置位置在转角或者其他导致两侧跨度过大,电梯中央必须设置一个机位时,则仅能选择一侧轿厢进入架体。

施工电梯(两个轿厢进入)

若电梯设置位置在较规整平直段,在满足机位跨度要求下中间不需布置机位,则可两轿厢同时进入架体。

施工电梯(断开)

若架体既要上升又要下降,则施工电梯位置架体沿轿厢两侧预留200mm后断开,并使用网片进行断开侧面的防护。

11、爬架楼梯处设计

楼梯

楼梯设置需考虑:

①楼梯数量:原则上一栋楼设置两个楼梯,需要增加楼梯需在招标文件体现

②楼梯的每跑的设置

③楼梯与机位之间必须保留至少600mm距离,以便通过。

右图楼梯两侧离机位过近,给通行造成了极大不便。

(二)爬升式脚手架的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表

二、爬架的组装及提升

(一)、爬升式脚手架的组装

流程:

将架子搭至标准层,搭设安装平台、摆放提升滑轮组件

安装第一根导轨,组装第一步竖向框架和水平桁架

根据施工进度安装导轨、搭设架体

铺设操作层脚手板,架体外侧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安装斜拉钢丝绳、提升挂座,挂电动葫芦并预紧

检查验收,进行第一次提升

在提升滑轮组件下方扣搭吊篮

进行升(降)循环

1、安装进度计划

安装进度计划

根椐主体外墙工程进度确定其具体吊(组)装时间,并保证折叠式升降脚手架高出施工作业面至少1.2米,组装时需要人工15人左右。

2、爬升辅助平台的搭设

辅助平台的搭设

辅助平台水平度控制10-30mm,内立杆内缘离墙﹤200mm,外侧立柱离墙>1200mm,外侧搭设单排防护高度1500mm。首层走道板安装后,间隔5~6米距离分别用2根钢管上下扣紧夹住走道板,加固走道板。

案例工程1#、2#公寓楼均为2层开始组装,故在2层(1层顶板)位置搭设辅助平台

3、爬升式脚手架的组装

升降脚手架的安装

走道板连接:将两片走道板外侧用连接钢板连接,内侧用螺栓对接连接在一起,然后按平面布置图的布置尺寸把走道板与建筑结构物平行摆放,并用加固扣件把走道板水平固定。

走道板之间使用三颗M16X100螺栓连接,外侧用4颗M16X80螺栓连接

安装立杆、水平桁架:按照平面布置图的布置尺寸放置竖向立杆,用M16×100六角头螺栓加垫圈、螺母与走道板连接,水平方向用水平桁架进行固定。水平桁架与立杆之间用M16X120螺栓,水平桁架与水平桁架之间用M16X100螺栓进行连接。

安装第二步走道板、网框连接件、网片:组装好所有竖向立杆后,开始组装第二步走道板,其高度见立面图,一般首两层为一个标准层高。竖向立杆每1.5m高范围安装两个网框固定件,网框固定件用M16螺栓固定,和网片使用插销连接。

安装固定导轨、导向座:先检测预埋孔位置正确后,将导向座套入导轨,将M30全螺纹螺栓连接导向座固定到建筑结构上,螺栓两端各加100x100垫片1个,螺母2个。

安装配电线路:由于电动葫芦安装在折叠式升降脚手架底部,故配电线路按实际要求可铺设在第二层脚手板下部,配电线路为加工定制的带定型插头插座的定型电缆对口插接,每一种型号规格的定型电缆有不同孔眼的插头插座,从制作上就扗绝了接错线的隐患。

智能提升系统由重力传感器、智能分机箱及由倒挂电动葫芦和上、下吊挂件、倒链装置组成,通过上吊挂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形成独立的提升体系,如下图所示。

智能提升系统由重力传感器、智能分机箱及由倒挂电动葫芦和上、下吊挂件、倒链装置组成,通过上吊挂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形成独立的提升体系,如下图所示。

附墙固定导向座(又名转轮式防坠器)简介

附墙固定导向座(转轮式防坠器)装置是一种用于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升降脚手架、升降机等高空坠落的转轮式防坠装置。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缓慢提升和缓慢下降时,导轨上的防坠杆与导座上的防坠转轮啮合传动。当升降高层施工升降平台架体在升降过程中突然下坠时,转动速度突然加快,滑键的上下往复运动被破坏,防坠转轮上的外齿卡住导轨上与其啮合传动的防坠杆,防止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继续坠落,从而起到防止架体坠落的作用。

(二)爬升式脚手架的提升

1、爬架提升流程

爬架提升流程

2、爬架提升注意事项

爬升式脚手架的提升

注意:

提升前需按“折叠式升降脚手架提升、下降作业前检查验收表”的要求检查确认,并经总包、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方可升降;

当有5级以上大风、大雾和下雨等天气时,不得进行折叠式升降脚手架的升降工作;

当遭遇台风等极端恶劣天气时,需要另外采取措施(拉结、下降、拆除网片)。

3、爬架的提升每层的操作时间

爬升式脚手架的提升

折叠式升降脚手架的提升以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为准,每栋楼提升

一层的操作时间为 1 个工作日,劳动力安排 4~6 人

三、爬升式脚手架的拆除

爬升式脚手架的拆除

主体封顶后15天拆除

1、清除折叠式升降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2、将折叠式升降脚手架内的所有提升装置拆除,并吊至地面分名别类的码放整齐。注意提升设备及控制设备等拆除、吊离时必须有保护措施,以免造成损坏。

3、将吊装用钢丝绳(或尼龙带)钩挂牢在分组处的架体单元走道板与外立杆对接位置、导轨位置、内立杆与走道板对接位置,塔吊稍往上提将其张紧,如下图所示

4、将塔吊吊住的架体单元与临边架体的水平桁架之间连接拆除

5、将塔吊吊住的架体单元与临边架体的走道板之间的螺栓拆除

6、将塔吊吊住的架体单元与临边架体的走道板边夹板的螺栓拆除,拆除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安全要求系好安全带。

7、拆除横跨吊装架体与非吊装架体之间的防护网

8、拆除附墙固定导向座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穿墙螺杆,在上下方各装一个防止固定导向座滑动的扣件。

9、清理架体上所有拆下的连接固件及建筑垃圾,避免吊装时高空坠物。

10、指挥塔吊将该架体单元慢慢往上吊,待与其它走道板脱离后再吊放至地面平放。

11、地面操作人员将塔吊吊环拆除,并将架体单元上四根立杆拆除,准备用到下次吊装,地面操作人员将架体单元所有走道板及封网等配件全部拆散并按类分别叠放到指定位置,以便打包运输。

12、 重复以上步骤,依次将折叠式升降脚手架的单元拆除、吊离和拆散。

四、与现场其他工艺的配合

与铝模之间的配合

1、18m以下的架子(含18m)第一、二、三步走道板均为齐平楼层,即前两个步距为层高如右图,故前两层施工时,需要铝模使用马蹬或其他方法辅助施工。若再增加一步走道板,则可均为1.8m-2.0m步距,但仅为前两层增加一步走道板,材料的增加、人工的增加、重量变大后机位相应的增加,导致成本增加。

2、及时拆模:在施工过程中,总承包每浇筑一次混凝土,需要协调铝模(木工)班组在第二天对爬架的附着点进行侧面模板拆模工作,以方便我方及时安装附墙导向座进行架体提升,确保工程进度。

3、铝模的K板常与我方架体的附着点冲突。

①剪力墙位置:剪力墙位置由于K板的存在,需要将导座安装位置下移至K板下方,并至少使用50mm加高件以便导座的下灌。

4、在架体提升过程中,不得有其他班组的人员在架体上施工。架体上不能堆放钢筯、木方、钢管、扣件、各种埋件、水电管等易滑落建筑材料。

5、木工的支模体系不能利用外爬架做为受力点对模板进行加固。

6、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如果不慎有混凝土漏浆在架体上,每次提升前一天,安排人对架体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防止在提升过程中坠物伤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形象。

7、由于爬架使用的预埋管件为塑料材质、且位置要求相对比较精确,为了确保每个孔位的畅通及位置的准确性,需要给浇筑班组技术交底浇筑时振动棒尽量不要靠在我方的预埋管件上面操作或不要人为破坏预埋管,以防止管件破坏或出现较大的位置偏移而导致我方不能安装附墙支座。

五、爬架施工作业安全要点

事故案例

由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着于高层建筑结构上,依靠提升设备自行升降,具有较大的势能和不确定因素,故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因此存在较大的施工风险,属于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一旦控制措施不到位或失效,应会造成重大事故隐患或导致事故发生。

2011年9月10日上午8时30分,西安市未央路和玄武路交界处的凯旋大厦工地一栋在建30层高楼,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脚手架倒塌,这些脚手架是从20-23层坠落的,共造成10人死亡。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使用过程中人为解除附着升降脚手架的防坠装置,下降作业前,操作人员在提升装置下吊点挂钩未钩住主框架的情况下,提前拆除承力构件,而此时脚手架上作业人员尚未拆离,最终造成脚手架架体塌和人员重大伤亡事故,是一起典型的违章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

安全旁站监管内容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作业风险监管要点

六、招投标、中标、进场各阶段技术要点

投标方案的编制

投标方案的编制

★需主楼及裙楼结构图(梁板、柱、大样)、建筑图(平、立、剖、大样)

★ 1-2个工作日提供参数

包括:机位数(估)、周长、防护面积、使用高度、起止层、提升层数、使用的附着、防护材料,项目特殊点。

★2-4个工作日提供投标方案

含机位平面布置图、主要机位立面图、方案文件

施工方案编制及材料计算

★从收到中标通知书到施工方案编制及材料计算需要15个工作日时间

★确定中标后,双方技术部取得联系,总包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①施工电梯位置CAD及是否进入架体

②塔吊位置及附臂附着具体位置CAD

③卸料平台位置CAD(数量以招标投标文件为准)

④铝模深化图CAD

⑤公司广告放置位置及广告CAD文件

⑥流水段(架体的分组)是否有特殊要求

⑦飘窗或其他上反结构是否一次成型

⑧最新建筑结构图

变更步距是否调整

★方案编制过程中

①架体立面布置完成后,双方确认步距是否需要调整(若涉及走道板步数的变动,需要考虑费用的增加)

②是否有涉及图纸、塔吊、电梯等影响方案的变更需要第一时间通知

★方案编制完成后

①专家论证

施工方案公司内部自审并签字盖章→提供总包方公司审核签字盖章→报监理审核签字盖章,同时电子版提供专家组,约定时间定点进行专家论证。

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附件二中提到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需要专家论证。

★方案编制完成后

②材料计算

从材料计算完成给加工厂下单到首次进场材料生产完成需要15个工作日时间即从确定中标到进场,至少需要预留30个工作日时间。

施工电梯与外爬架一体化工作系统,您了解吗?

外附着式电动爬升脚手架(外爬架)是一种新型脚手架。它具有安全、省材、轻便、自动、美观 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高度在50m~ 300m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主体和外立面装饰施工中,作为安全的围护外架和工人作业架体。 经过多年的发展换代,现已广泛应用。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外爬架覆盖的楼层承担了密集的施工工序

外爬架施工中,普遍存在一个施工痛点:外爬架与施工电梯是各自独立运行的 ,外爬架安装在主体的上部,从作业层(顶层)向下覆盖4~5层,施工电梯安装在整个爬架的下部,电梯标准节的顶部或者最后一道固定附墙架往往离爬架底部有2 ~ 4层的距离,这种状态要保持到整个主体施工结束。施工人员进入顶部各楼层的施工作业位置时,往往需要攀爬6~8层楼梯。

存在哪些问题:

1.人员上下楼层费时费力

2.发生意外时不利于人员抢救

3.垃圾清理困难不利于文明施工

4.不利于二次结构施工穿插

施工电梯与外爬架一体化工作系统

针对爬架工程设计使用

以SC型施工电梯为基础进行改造设计

可以让施工电梯直接运行至爬架覆盖楼层,并直登顶部工作面

施工电梯与外爬架-体化工作系统基本组成

施工电梯标准组件

外爬架单元

高位附墙结构

外爬架单元

高位附墙结构

●高位附墙结构我们在课题研发中提出的电梯附墙结构

●它是电梯与外爬架重叠部分的附墙

●提供足够的刚度,满足电梯直登顶模附墙要求

●可以与外爬架进行同步提升

高位附墙结构的组成

◆主标准节

◆连接臂

◆片式标准节

◆滚动附墙架(三座)

◆辅助标准节

◆活动附墙座(二座)

◆斜拉杆(二道)

高位附墙结构

电梯翻板门结构

上部为推拉门

下部为翻板门

一体化系统的安装工艺

以在结构施工至5层时开始安装,先搭设支架,从第3层开始外爬架部分材料,搭设至9m高( 3层高度) ,并安装2道附墙支座,完全卸荷至结构。组装过程中需临时加固架体。

结构主体继续向上施工,施工至6层时,再次组装外爬架部分材料,搭设至12m高(4层高度) ,并安装3道附墙支座,完全卸荷至结构。

开始组装电梯的辅助标准节,由下往上依次安装7.54m( 2层半)高度,并且安装3道附墙件。安装外爬架与电梯辅助标准节之间的加固件,保证整体的稳定牢靠。

拆除落地架,安装电梯的梯笼、标准节。随后开始组装电梯高位附墙:从结构第3层位置开始依次向上安装连接臂、片式标准节等结构,并在3F、 4F、5F上安装辅助标准节的附墙座并设置防坠卡管,随后在3F位置安装第一-座滚动附墙架,在距离第一道滚动附墙架3.0-3.5m距离时安装第二道滚动附墙架,通过两座滚动附墙架,将电梯标准节与辅助标准节连成一体,并且进行加固。

主体结构继续施工两层,随后组装外爬架至13.5m高度,并依次进行电梯标准节、片式标准节和辅助标准节进行加节。加节完成后安装电梯第三座滚动附墙架(第3 E座与第二_座之间的净距为3.0~3.5m之间) , 并且安装好辅助标准节的刚性拉杆。安装外爬架的动力设备、密封翻板、爬架通道门等并加固部分杆件。

一体化系统的爬升工艺同步提升流程:

1-电梯梯笼降低到最低位置检查各部位动力链条持荷

2-解放电梯附墙和爬架顶杆

3-开始进行同步提升

4-提升一半楼层后,各底层附墙件进行周转

5-周转安装完成后 ,继续完成后续提升

6-提升到达位置后 ,固定所有附着装置,检查,动力链条卸荷,完成提升

一体化系统的安全性验证

MADIS有限元软件分析

组装原型测试机

同步升降试验

荷载试验

随机运行试验

对比试验

第三方机构检验

组装原型测试机

原型机安装在金茂府项目3#楼的西南侧1-16楼阳台位置,该项目为住宅项目,共24层,高度为85m。为不影响实体工程施工作业,原型机由一个爬架单元(双机位)和一台SC200/200型电梯组成,独立组装,不参与施工,仅作为试验测试使用。根据原型机的功能设计,爬架覆盖位置的最顶部-层位置,可以模拟为正常施工状态下的支模楼层,若施工电梯梯笼可以正常运行至该位置,就可实现电梯的登顶效果。

在原型机测试中,我们进行了大量测试试验。

同步升降实验

在提升过程中,通过观察提升机位上的荷载传感器数值,结合人员巡查,判断提升过程是否出现阻碍:提升时,由于摩擦力作用,提升过程各提升点荷载值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状态,当处于正常提升状态时,各点位不会出现大幅度激增现象。

在该项目中,进行了9次提升试验和1次下降试验,爬架机位最大荷载为2.1t ,与初始状态相比,增加荷载0.62t ,高位附墙.上的机位最大荷载1.65t,较初始状态增加0.15t荷载。上述三个机位所使用的电动葫芦单个最大荷载为6t,故运行时并不费劲。

在线监测实验

荷载实验

随机运行实验

对比实验

试验预警值

施工电梯部件材料为Q235钢,根据材料特性,按照钢结构的许用应力值计算,应变报警值设为785微应变,其中:钢材屈服强度取235MPa、安全系数取1.5、钢材弹性模量取200GPa ,许用应力为157MPa.

电梯在运动状态时,其最大自由端位移极限暂无规范确定,因此参照《塔式起重机》GB/T 5031-2008中5.2.3条塔吊在"空载,风速不大于3m/s状态下,独立状态塔身(或附着状态下最高附着点以上塔身)轴心线的侧向垂直度允差为4/1000"的要求进行设计。自由端高度约26.8m ,则设计标准节最高自由端允许位移为100mm < 26.8m*4/1000

荷载实验

第二种高位附墙结构是基于:最上面一道活动附墙座和斜拉杆可能因混凝土龄期较短,强度可能不足,担心锚固不牢,故提出此种状态下是否仍能够满足系统安全需要而进行的实验状态。

荷载实验

荷载实验现场采用袋装水泥来作为载重物。进行了5级荷载试验,施工电梯提笼的额定载重是2.0t分级荷载为:空载、50%荷载、75%荷载、100%荷载、125%荷载(即0t、1.0t、 1.5t. 2.0t.2.5t )

测试结果表明电梯的附墙结构应变监测值和自由端变形值均远低于预警值。

随机运行试验

第二种高位附墙状态(最不利状态)、满设计荷载( 2t )状态下的随机运行试验,模拟电梯在正常施工工况下的运行试验。在随机运行试验中,以电梯梯笼从底部开始启动,完成10次随机位置停靠后,回到底部为一个试验周期。共进行了24组次运行试验,每试验组均采用随机函数,对每个梯笼的停靠楼层和停靠时间设计。在随机运行试验中,使用动态应变采集箱,按20Hz采样频率,对最大应变出现位置的4个通道应变采集点进行数据采集。

对比实验

该状态电梯梯笼运行在最后一道固定附墙至上,也是现行规范中施工电梯在常规附墙结构中能够悬挑运行的最大高度。对比测试组电梯在空载、满载( 100%额定载重)和超载( 125%额定载重)条件,进行三种运行状态下8F固定附墙的应变状态和主标准节端部位移情况监测。

测试结果(测试数据略)

( 1 )通过对不同工况、不同荷载状态、不同附墙结构下的电梯进行运行测试以及随机运行测试,其结构体系的最大应力应变状态、最大位移响应均未超过预警值。

( 2 )通过与常规附墙电梯相比, 一体化系统电梯的最大位移响应测试结果均小于对比状态,大部分最大应力应变测试结果也小于对比状态,高位附墙结构可以提供足够的结构刚度,因此试验中采取的两种附墙结构均满足施工电梯与外爬架一体化升降系统安全运行的要求。

( 3 )试验表明,双笼同步升降工况时,其结构体系中的应力幅值和位移幅值最低,是试验电梯系统受力最稳定、最安全的状态;而单笼偏心运行时,试验电梯系统受力最大、变形最大,是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压力最大的工况。

( 4 )试验中使用的第一高位附墙状态较第=高位附墙状态,其运行过程中结构体系的最大应变幅值较低了20.59% ,顶点最大位移幅值降低了29.23%。因此,即使第-高位附墙状态(最不利状态下)也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总之,一体化系统在最不利状态的试验证明是安全的,而实际使用时以最有利状态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第三方检验

使用效果

示范工程应用效果

相关问答

爬架 控制不回10怎样回事?

如果您发现爬架控制不回10,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1.故障或损坏的控制电路:爬架控制系统中的电路可能出现故障或损坏,导致无法正常回到10位。这可能需要...

碧桂园机器人餐厅将试业,如何看待碧桂园投身机器人行业?

近几年,借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开始慢慢进入大众视野,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热度一热再热,碧桂园跨界机器人餐厅,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这...htt...

酒店厨房太热怎么降温

测温传感器保护套管表面结垢,导致控温滞后所致,用燃气热水器免拆除垢器注入除垢...1、种植一些喜阳的植物或者爬架类植物,把阳台的墙壁铺满,让这堵“绿墙”抵挡...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