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七星传感器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发布时间:2024-11-25 13:11:57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我国科技创新的这一重大成果,令全国人民倍感自豪。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全面小康靠什么?必须靠创新。

“如果走粗放经营的老路,能源资源无法支撑。必须走出一条新路,依靠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说。

科技创新要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

中国免疫“长城”正在加快形成!

20余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我国新冠疫苗研发速度和数量始终处于世界第一方阵;疫苗产能加速释放,日接种量可达2000万剂次以上……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为14亿多人民生命健康织起更严密的“安全网”,也为全球战胜疫情注入信心。

历史的时针回到一年多前。2020年3月2日,北京。

前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展板和实物,了解疫苗和抗体研制等进展情况。他指出,要加快推进已有的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发,同时密切跟踪国外研发进展,加强合作,争取早日推动疫苗的临床试验和上市使用。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提速,再提速!汇集了全国多个领域、多个学科优势力量的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团队一刻不停歇。

2020年的除夕刚过,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就出发了,首支疫苗研发团队进驻浙江省疾控中心P3实验室。

对于这项重大而紧迫任务,政府部门迅速行动,给予巨大支持。第一笔科研项目资金到位了,一座5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迅速获批。科研人员心无旁骛,争分夺秒……

如今,我国正在推进最大规模的新冠疫苗接种。中国的新冠疫苗已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使用。

“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2018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宣示。

将手臂置于仪器下方,能清晰照出血管——一台被誉为“扎针神器”的医疗设备,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他饶有兴致地把手伸到仪器底下体验了一番。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调研。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仔细了解产业化的成果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科技人员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

自2013年创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平台——中科创星以来,西安光机所通过“拆除围墙、开放办所、专业孵化、创业生态”的创新发展模式,让一批拥有高精尖原创技术的科研人员走上成果转化之路。

截至目前,这里先后孵化近400家硬科技公司,培育了一批“独角兽”企业,为区域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活水。6年前摆放在展厅里的“扎针神器”,今天已经远销至海外十多个国家。

从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4%;科技进步贡献率估计超过60%。

随处可见的“扫一扫”、层出不穷的“无人”新业态、科创板启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十三五”时期,我国创新指数排名从第29位升至第14位,科技创新正深度浸入亿万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

当年,周围的老百姓说起过什么样的日子最好。在“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的基础上,还有什么更高的境界?他们的回答是——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呐!

“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

对农民扶一把,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现代高效农业是致富的好路子。

浙江淳安,下姜村。群山环抱,人均不足一亩耕地。

缺资金、缺人才,村民们对种地务农没啥信心:“这样的地里能长出‘金疙瘩’?”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村里,详细询问情况,一起商量对策:“省里研究一下,给你们村派一个科技特派员来。”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俞旭平来了,在村里驻了一个月,转遍沟沟坎坎,用手一指:中药材黄栀子,适合本地土壤。

长杂草、灌木的低坑坞,种上了500亩黄栀子。两年后,下姜村每户农民通过药材种植能收入4000多元。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从福建南平的“星星之火”,到全国推广的“创新之花”。党的十八大以来,约29万名科技特派员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实现了对全国近10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

稻浪滚滚,满眼金黄。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10多台大型收割机一字排开。

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情况。

科技创新“解锁”黑土地现代农业发展的密码。在太空,高分一号卫星定期“光顾”农场,将采集的数据下传给信息中心。在田间,传感器实时监测和提取各类环境要素信息,对万亩田畴实现精准管理。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超过70%,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达到382公斤/亩,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倍多。

今天,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正在插上科技的翅膀。

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你们青春年华投身祖国航天事业,耄耋之年仍心系祖国航天未来,让我深受感动。”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孙家栋、王希季等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时写道。

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亲切地提起这些名字。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人才。

中国科技大学的“80后”教授陆朝阳,始终心怀一个信念:让中国人站上量子科学之巅。28岁从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后,陆朝阳立刻回国,投身量子领域前沿研究。

“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让陆朝阳对深入科研“无人区”有了更大信心。

2020年12月4日,他担当主力的团队成功研发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居于全球领先位置。

陆朝阳的手机里一直存着老师潘建伟的一条短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早日归来,为中华民族复兴做贡献。”

从“墨子号”卫星,到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再到量子计算实现“量子优越性”,英国《自然》杂志评价,中国在量子领域“从10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为现在的世界劲旅”。

“十三五”时期,我国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5年的376万人年增长到2019年的480万人年,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脱颖而出,青年科技人才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

得益于人才队伍的不断成长壮大,这一期间,我国科技创新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从嫦娥五号“上九天”,到“奋斗者”号“下五洋”,从高铁、5G培育新增长极,到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从量子、干细胞研究深入“无人区”,到“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核电”不断走出去……无论是基础研究、高新技术,还是成果转化、工程应用,重大创新竞相涌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

历史的时针指向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消息,让身在陕北梁家河的青年习近平十分激动。

多年以后回顾起这个情景,习近平总书记仍然感慨:人类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的。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寄语。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董瑞丰)

种地靠技术,绝对有奔头

三江平原“绿浪”翻滚,水稻抽穗扬花。“瞧,穗长得多壮,今年预计亩产能超1200斤。咱种的绿色水稻,市场上可受欢迎了。”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七星农场种粮大户张景会声音洪亮。

张景会的底气来自于科技。这几年,农场推广的侧深施肥、智慧农业等新技术在黑土地上生根发芽。

侧深施肥技术让每亩水稻减肥10%、增产8%

种地靠技术,种了25年水稻,张景会认这个理儿,“找同行、访专家,摸索新技术,咱就没断过。”

前些年,收购商来收粮,好稻子开价高,张景会寻思走绿色路子,没想到遇到难题。张景会说,“施肥咋样能省,门道不少。以前施肥不讲究,靠感觉抛撒,一垧地能‘吃’1000多斤肥,减肥哪能那么容易?”

“减肥减药是农业绿色生产的关键技术,但研发应用难、推广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肥料技术处处长杜森介绍,“施肥技术涉及农资、农机、农艺等链条,农业部门鼓励相关部门和企业整合资源,集成技术,引领示范。”

从2013年开始,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与黑龙江农垦携手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研发缓释肥料,推广施肥插秧一体化农机,实现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全链条服务,越来越多的农民用上了新技术。

插秧机缓缓前行,边插秧、边施肥,肥料精准地送到秧苗根部侧方的3—5厘米处。“这就像是把肥料‘喂到嘴边’,水稻能吃多少咱就施多少。”张景会说,“这么施肥,两本账都算得来。”

先算“增收账”:施肥次数三合一,省了人工;精准施肥,每亩地少用化肥4公斤。营养吸收好,水稻生长期提前,每亩还能多收60多斤粮,增收80元左右。

再算“生态账”:从一大片到一条线,施肥方式一变,让黑土重焕生机。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农业发展部部长李国俊介绍,过去地欠了撒肥,地越来越馋,土越来越硬。如今,黑土“吃”得营养,又变得油亮松软。

“侧深施肥技术让水稻株高、分蘖、出米率等均比常规施肥方式更高。截至目前,这项技术在建三江的推广面积已达500万亩,每亩水稻减肥约10%、产量增加约8%。”中化农业副总裁马跃介绍。

好稻子有好身价,数据成了新“农资”

“说起来可神了,卫星8天一趟,从农场天上过,谁家水稻长得不好,手机很快就能收到提醒。”说起互联网种地,张景会一脸兴奋。

走进七星农场的大数据中心,高清屏幕能实时“盯”着水稻生产情况。“叶子纹路、爬在上面的小虫子,都看得清清楚楚。”七星农场农机中心主任孟庆山介绍。“卫星遥感定位地块、摄像头直接锁定秧苗,坐在办公室里就制定好了植保方案。”

“眼睛”都在地里。水稻田里安装有摄像头、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气温、湿度、墒情和作物生长情况。“种地从面朝黄土变成了看屏幕、算数据,每亩种地成本平均节省200元。”孟庆山说。

物联网、大数据、无人农机……大田种植业物联网平台项目在农场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农民也“接”入网中。七星农场种植大户闫春江感慨,“过去挽裤腿、扛锄头,现在点鼠标、看手机。除了田管外,现在连买农资、领补贴、贷款都能在手机上搞定,真是太方便了。”

新技术让好稻子有了好身价。“咱的水稻闻起来香,吃起来糯,可过去知道的人不多,卖不上好价钱。”张景会说,一根网线把田头和餐桌连起来,大米注册了品牌,贴上二维码,穿上包装盒,价格涨了,300亩有机水稻,亩均效益突破1100元。

从老耕牛到“大铁牛”,从“种地看天”到高产稳产,从手挑肩扛到网络信息技术,张景会由衷感慨,“种地靠技术,绝对有奔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21日 18 版)

相关问答

七星 空调显示f6怎么办?

F6:室外管温传感器故障。1、先观察能否启动,检查电源。2、内外机通风是否良好。3、压机电容,压机好坏。4、内外风机是否转动,风机及风机电容正常否。5、...

温度探头规格是什么- 一起装修网

[回答]◆温度传感器对于环境温度的测量非常准确,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车间、库房等场所。对于温度传感器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的感温元件不同的型号,可以从...

体彩 七星彩 (2024已更新(今日/图吧地图)

体彩七星彩体彩七星彩谍战剧,剧情科幻犯罪/动作,犯罪1982粤语无字立即播放导演:/布洛克·凯利主演:/娜吉丝·法克利,胡庆树,马小益,达利·本萨拉赫上映:2...

桂林车牌是桂几_车坛

桂C是广西省桂林市的车牌号代码,包含了龙胜,永福,临桂,兴安,灵川,全州,灌阳,阳朔,恭城,平乐,荔浦,资源,秀峰区,叠彩区,七星区,雁山区,龙胜各族自治...

温控器温度达不到上限温度是怎么回事_住范儿家装官网

有以下三种可能原因:1.连接温控器的传感器老化,或因接触电阻老化氧化而变大。以致温控器的检测温度偏高。建议重新连接一下连接温控器的传感器或更...

手机到底能不能拍星空?

拍星空也需要一定的技巧,需要用三脚架,需要长曝光。下面给大家看一下我用努比亚手机拍的两张星空,因为手机传感器面积本来就小,所以照片的噪点会有很多,图...下...

联发科5G SoC芯片天玑1000真的比麒麟990 5G、骁龙855+还强吗?

11月26日,联发科在深圳召开了主题为“岂止领先”的5G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5GSoC芯片——天玑1000。而“天玑”(Dimensity)也正是联发科全新推出的...

星空怎么拍摄?有哪些拍摄技巧?

文章来源:她影像第11期微课堂红舞鞋老师课堂实录一、引言1、星空摄影需要的基本天文知识?不同的季节适合拍摄不同的星空主题。夏季秋季是拍摄银河的好季节,...

无限的星空,该如何拍照?

谢邀。首先是器材1.最好使用全幅画机身,可以获得更好的画质和体验。2.镜头选择大光圈的广角定焦头。3.若是没有预算,轻忽略以上两点,入门的机型也是可以的...

【关于你从哪种动物身上受到启发,想发明什么,的作文】作业帮

[回答]细心的人回会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猪嘴极为相似,这是为什么呢?莫非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事实确实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与英法...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