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传感器 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调查,竞争格局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调查、竞争格局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精准把握市场动态,洞悉行业趋势,成为企业和投资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
智研咨询 分析团队倾力打造的《2024-2030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旨在为各界精英提供最具研判性和实用性的行业分析。本报告汇聚了智研咨询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结合国内外权威数据,深入剖析了传感器 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以及未来趋势。我们秉承专业、严谨的研究态度,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数据分析,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清晰、立体的行业画卷。
在内容方面,报告不仅涵盖了行业的深度解读,还对传感器产业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讨。无论是政策环境、市场需求,还是技术创新、资本运作,我们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独到的分析。此外,我们还特别关注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深入剖析了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市场策略。
传感器是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的检测装置。其主要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等部分组成。目前,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可根据输入量、转换原理、输出信号的形式、输入和输出的特征、能源转换方式、应用范围等多种方式分类。
我国传感器行业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结构型传感器以及固体型传感器的出现与应用,国家意识到传感器在产业界的重要地位,所以在1986年“七五”中将传感器技术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自此打开了国内研究传感器的实质发展阶段。随着国家不断推进研发,传感器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尤其是近年来,传感器作为物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催生研发热潮,市场地位凸显。
传感器作为智能装备感知外部环境信息的自主输入装置,对智能装备的应用起着技术牵引和场景升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传感器在新兴的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终端等领域的应用突飞猛进,大幅扩展了应用空间。对此,国家日益重视传感器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重点提出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传感器技术升级;加快数据中信、移动通讯和轨道交通等应用场景的建设,进一步扩大行业应用;推动行业数字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质量波动等。
传感器是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的检测装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规模达到4203亿元,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行业的迅猛发展传统传感器正逐步向智能传感器转型,智能传感器规模也不断扩大,传感器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从传感器行业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常规材料包括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等,这些原材料供应商在产业链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中游的传感器制造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中游是指传感器的制造;下游是指传感器主要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工业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电子、消费电子,在这些领域中,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为各行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半导体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半导体材料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据统计,2022年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达914.4亿元,同比上涨11.49%,预计2024年行业规模将增长至1144.99亿元。作为传感器行业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的扩大将有利于刺激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进而保障传感器在半导体材料方面的供应稳定。
传感器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不断演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行业内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目前,传感器行业按注册资本划分,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第一梯队主要包括华工科技、歌尔股份和高德红外,都是业内的领军企业,拥有雄厚的注册资本,使得它们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都拥有较强的实力。第二梯队主要包括大立科技、中航电测和兆易创新,在某些压力、温度、声学等领域或细分汽车、通信市场具有较强的优势,能够针对特定需求推出定制化的传感器产品。第三梯队主要包括威尔泰、汉威科技、森霸传感等,相较于前两者来说,注册资本和实力相对较弱,但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国内知名的研究机构,我们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提供最具价值的研究成果。我们相信,《2024-2030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将为您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战略指导,助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数据说明:
1:本报告核心数据更新至2023年12月(报告中非上市企业受企业信批影响,相关财务指标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报告预测区间为2024-2030年。
2:除一手调研信息和数据外,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公开报告(招股说明书、转让说明书、年报、问询报告等)等权威数据源亦共同构成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一手资料来源于研究团队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主要采访对象有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技术负责人、下游客户、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以及上游原料供应商等;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及第三方数据库等。
3:报告核心数据基于智研团队严格的数据采集、筛选、加工、分析体系以及自主测算模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
4: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智研团队的专业理解,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的研究观点。
智研咨询 作为中国产业咨询领域领导品牌,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公司融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用自主研发算法,结合行业交叉大数据,通过多元化分析,挖掘定量数据背后根因,剖析定性内容背后逻辑,客观真实地阐述行业现状,审慎地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行业分析、市场研究、数据洞察、战略咨询及相关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认知水平、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 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 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中国传感器领域顶尖科研水平!223所全国重点实验室曝光!
“全国重点实验室”被誉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升级版,代表了国家在相关领域的顶尖科研水平,堪称“国之重器”。
早在2017年,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提出重新统筹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随后,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
传感器专家网https://www.sensorexpert.com.cn
专注于传感器技术领域,致力于对全球前沿市场动态、技术趋势与产品选型进行专业垂直的服务,是国内领先的传感器产品查询与媒体信息服务平台。基于传感器产品与技术,对广大电子制造从业者与传感器制造者提供精准的匹配与对接。
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日益严峻,中国科技发展面临迫切的需求。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则规定:“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 ”。
近年来,各地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速度加快,2024年初,各省市政府在年度工作报告中,将辖区内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作重点汇报 ,如:北京 目前拥有77家 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数量上全国第一;上海 牵头完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26家、新建9家(共35家 );江苏 新获批建设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累计31家 ……各省市以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重要科技成果,可见“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地位之高。
目前,近期官宣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名单约有223所(文末附全名单) ,相较上一年的111所名单(不完全统计)增加明显,其中,不乏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些传感器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及简介见下文。
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器件的出现极大扩展了微电子学领域研究的范畴,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是我国最好的微纳电子及集成电路科技研究与教育基地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由著名物理学家黄昆院士领导在北大物理系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
北京大学集成微纳系统研究所,拥有完整的微米/纳米加工工艺线,具备可同时开展MOS、硅基MEMS和集成化工艺技术研究的实验环境,研究内容包括MEMS陀螺仪、加速度计、射频器件、光学器件、柔性器件等一系列MEMS器件,以硅基MEMS为基础,开发了SiC MEMS、 GaN MEMS、Ti MEMS、 Parylene MEMS等一系列加工技术。
集成电路方面,北京大学在中国微电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辉煌的历史。在20世纪七十年代研制出我国第一块三种类型包括硅栅N沟道1K MOS DRAM,是我国微电子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源地之一。
在相关领域,北京大学拥有王阳元院士、黄如院士、吴文刚教授、张海霞教授、金玉丰教授、于晓梅教授等一批杰出专家。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由原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改组,由清华大学与天津大学联合共建,是1990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实验室。目前实验室的学科领域涵盖了“仪器科学与技术”(两校)和“光学工程”(清华)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分为清华大学实验区和天津大学实验区。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有:激光及光电测试技术、传感及测量信息技术、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制造质量控制技术。
清华大学 - 时空信息精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时空信息精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3年获批成立,棣属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是清华精仪系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之一。目前,清华大学共有1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位列各高校之最。
实验室拥有无人车智能感知与路径规划算法设计与应用、 无人车/无人机智能驾驶及控制、GNC系统、数字孪生及推演仿真系统、光电仪器系统设计、先进激光技术、计算机视觉……等多个科研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 农业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农业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在“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2022年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共同申请建设,2023年获批成立,重点围绕丘陵山地农机、智能农机等,旨在提升农机农艺融合、高效实用农机作业性能及质量等重大技术,建立自主可控的农业装备技术和产品体系。其中,包括各类农业传感器技术、农机装备传感器技术的科研。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水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由原水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改组,实验室围绕国家、国防重大科技前沿、装备研究的重大需求和制约水声技术性能的重大基础问题和技术瓶颈,探索水声技术的新原理、新方法,以创新解决水下探测和反探测的难题,带动水声物理、水声目标探测与定位、水声换能器技术、水声通信技术的发展。
水声工程技术是指利用声波进行水下探测、定位、导航、识别、通信的工程技术。它是集物理学、电子技术、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
东南大学-数字感知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
数字感知芯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需求,突破超低功耗、感存算融合、高性能感知等核心关键技术,通过对计算架构的优化和创新来解决感知领域中的高灵敏度传感、高性能图形图像处理、高性能智能处理、高效率编解码和信源级加密等痛点问题,为数字化时代提供高灵敏度、高能效、高安全性的数字感知解决方案。
数字感知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由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牵头,东南大学为依托共建单位。双方将通过共建方式,打通“产业牵引-基础创新-原理验证-工程开发-量产转移”创新链条,深入开展数字感知芯片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支撑我国集成电路技术的高质量发展,使实验室成为我国集成电路领域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汇聚高地。
东南大学-毫米波全国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毫米波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现有的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初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以“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重大需求,开展微波、毫米波与太赫兹领域前沿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在重点研究方向上取得突破,并持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全链条布局。近年来主要研究定位在“人工电磁材料与计算电磁学”、“毫米波器件、电路与系统”、“毫米波亚毫米波理论与技术”三大方向上,开展了深入且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基本确立了在微波毫米波与亚毫米波领域的引领地位,并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毫米波与太赫兹已成为雷达、导航、安检成像、射电天文、通信等应用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中毫米波与太赫兹芯片将成为未来十年国内外争夺的战略高地,实验室是我国最早开始毫米波与太赫兹芯片研究与设计的单位之一。2010年,实验室洪伟教授团队牵头承担了我国第一个硅基毫米波亚毫米波集成电路的973项目,之后又得到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在毫米波太赫兹芯片领域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由原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改组,于2006年7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实验室紧密结合电子信息系统微小型化和单片集成的重大需求,重点围绕电子功能材料的薄膜化和电子器件的集成化开展基础、应用基础与工程应用的研究。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雷清泉院士,实验室主任为李言荣院士。
实验室以下三个方向作为重点研究方向:⑴ 磁电薄膜与微型器件,主要解决集成器件中电磁信息的探测和传输。⑵ 功率半导体器件及集成技术,主要解决集成系统中信息的处理和执行。⑶ 电子聚合物与微结构传感器,主要解决微结构中光电信息的获取和传感。
西安交通大学-精密微纳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拥有成立于1996年的精密工程研究所及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开展MEMS传感器与核心芯片及其系列器件、纳米计量技术与纳米器件、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及装备、精密测量技术及装备、生物检测技术及分子诊断科学仪器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和国防各类重大重点项目及其它省部委科研项目数百项。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奖项30余项,发表论文1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40余项。
西安交通大学拥有蒋庄德院士、赵玉龙教授等一批长期从事微纳制造领域研究的杰出专家。
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科技部邂选的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复日大学建设,刘明院士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设立了主攻任务“集成芯片与系统应用”及其相关支撑任务,并把握综合性大学优势,组织集成电路、信息、计算机、物理、材料等领域学者,设立组建了集成芯片、EDA、IP/架构、先进装备、超高速电路与系统和未来芯片等6个创新中心。各中心根据自身特长,围绕“存算一体3D集成芯片”技术路线,在多芯架构、通用处理器、智能处理器、互连电路、多物理场仿真器、新一代感存算器件和2.5D/3D集成布局布线EDA等方向实践有组织科研。
浙江大学-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
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9月,是浙江大学国际科创中心与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研究院聚焦高端光刻机系统集成以及光刻过程中的极端光学检测研究 ,设立皮米精度干涉检测、跨尺度缺陷检测、光刻系统在线检测、检测系统核心器件四大研究方向,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家在极端光学检测技术与仪器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其中,面向高精度检测和测量领域的应用,开展激光光源和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研究院重要研究方向。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先进光电子技术及器件、微纳光子技术及器件、精密光学传感与检测仪器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坚持引领国家现代光学仪器领域和光学传感器行业发展,努力解决西方阵营在现代光学仪器领域针对我国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除以上已宣布改组/新建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外,目前传感器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还有以下一些: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经国家计委批准于1987年成立,1989年通过国家验收,是我国传感技术领域最早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目前中国传感器技术研发领域最强实验室。
实验室由南北两个基地及四个专业点组成,实验室管理办公室设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南方基地依托单位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北方基地依托单位为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四个专业点分别是光传感器专业点(设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厚膜传感器专业点(设在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气敏传感器专业点(设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生物传感器专业点(设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以微电子技术和微纳加工技术为基础的微纳传感器及微系统。
智能传感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智能传感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部于2015年9月批复建设的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有研科技集团(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快速推进新一代智能传感器核心技术的研、学、产、用,建设我国智能传感领域关键材料与器件共性技术基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国家级平台。
实验室面向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讯等领域对微纳传感器的巨大需求和传感功能材料国产化应用薄弱的现状,聚焦科学仪器、工业装备及汽车产业高端智能传感器的“卡脖子”难题,突破多种传感器用敏感材料、封装材料等系列功能材料核心共性技术,为我国新型传感功能材料、智能传感器件行业的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技术理论基础。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由国家科技部于2001年7月正式下文批准依托湖南大学边建设边开放,2002年11月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的建设项目验收, 2004年、2009年、2014年已三次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评估。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实验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教授。
在依托单位湖南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本实验室定位于探索和发展化学生物传感的新原理,推动分析化学原始创新,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探索发展分子识别与探针、纳米生物学、化学生物传感、生化分析仪器、化学计量学等方向的新方法 ;解决复杂生命体系化学信息获取与重大疾病诊治的关键科学与共性技术问题 。
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目前中国传感器领域最高研究机构,是中国唯一的传感器工程中心。
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于1995年正式启动建设,2002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复挂牌。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传感器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发展 为目标的研究开发实体,是国家传感器产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研究力、热、光、磁及声学、生物与生命科学、电化学、图像等传感器技术。
附:223所全国重点实验室统计全名单
▲来源:青塔pro
相关问答
全国 三大 传感器 基地?是韦尔股份基地,歌尔微电子基地和汉威科技基地而中国最大的传感器企业是韦尔股份,其市值高峰时超过2000亿元,韦尔股份95%营收来自图像传感器产品,根据2021年...
国内 传感器 行业龙头?主要传感器产品:CMOS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器件等。3、格科微格科微是中国领先的图像传感器芯片、DDI显示芯片设计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手机移动终端及广...
传感器 行业的就业情况如何?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潜力大政策形势好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不断升级,智能制造快速发展,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快速推进,带动了传感器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国...中国传感...
中国能否生产自己的相机 传感器 ?如果你指的是大规模应用的品种的话,还不能。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感光元件是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拍摄的效果,要想取得良好的拍摄效果,最...
a股做 传感器 的公司有哪些?2021年传感器概念龙头上市公司,供大家参考。中航电测:公司主营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等应变电测产品及相关应用系统的研发、生产和...
传感器 专业哪个大学最好?传感器专业清华大学最好。排名如下:110003清华大学A+2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A+310335浙江大学A+4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510007北京理工...
世界十大 传感器 企业?1、博世传感器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产品开发并提供定制MEMS传感器与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包括3轴加速度计/陀螺仪/地磁传感器/集成6轴和9轴传...
请问打印机 传感器 在哪,哪个品牌打印机好?_齐家装修问答我正好是以前有卖过打印机,所以对它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我在这边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在纸路上,就是在进纸时传感器感应到有纸进入,然后将纸圈入打印轴...
传感器 故障还能行驶吗[最佳回答]传感器有故障的车可以开,但是不能正常行驶。因为传感器是连接变速器和汽车发动机,调节汽车速度的重要中间介质。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被测信息的检...
卓立信氧 传感器 哪里产的?卓立信氧传感器是由中国深圳市卓立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该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氧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