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四线氧传感器线的测量 氧传感器的检测方法(提供具体案例)

发布时间:2025-01-18 21:01:15

氧传感器的检测方法(提供具体案例)

[本文以二氧化锆式氧传感器为例进行讲解]

氧传感器有一线制、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4种类型。

一线制氧传感器只有一根信号线与发动机ECU连接,传感器的另一极直接搭铁。二线制氧传感器的两根线均与ECU相连,一根为信号线,另一根进入ECU后搭铁。三线制氧传感器、四线制氧传感器均属于加热型氧传感器,由于添加了两根加热电阻的接线,和氧传感器信号线组合成为三线制或四线制。加热电阻的两根接线,一根直接接控制继电器或主继电器,接收12V加热电源,一根由ECU控制搭铁端,控制加热电阻加热时间。

氧传感器加热器是正比例系数热敏元件,在传感器与线束断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检测加热器的阻值来对加热元件进行检测。

加热型二氧化锆式氧传感器的结构

1—壳体;2—陶瓷管支承;3—加热电阻电缆;

4—带槽的保护套;5—二氧化锆;6—接触元件;

7—外保护套;8—加热元件;9—电加热触头;

10—弹簧垫圈;11—氧传感器信号

氧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如果氧传感器输出电压变化过缓(每10s内少于8次)或电压保持不变(无论保持在高电位或低电位),则表明氧传感器本体或线路有故障,需检查线路或更换传感器。

检测氧传感器好坏的方法较多,通常可用万用表对其进行检查,也可用专用仪器对其检测。

1. 万用表测电压法

采用万用表测压法检查氧化锆式氧传感器时,应先使氧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使ZrO2处于400℃以上的温度。

检测方法如下:使发动机转速在2500r/min运行约90s,用万用表测氧传感器信号输出端电压,该电压正常值应为:当发动机尾气浓时,氧传感器输出电压为0.9~1V;当发动机尾气稀时,氧传感器输出电压为0~0.1V;当氧传感器工作温度低于360℃时,氧传感器呈开路状态,无信号输出。

2. 氧传感器检测仪检测法

用氧传感器检测仪检测氧传感器时,检测方法同上,仅是用氧传感器检测仪代替上述的万用表。由氧传感器检测仪上指示灯的闪和灭情况,即可知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万用表测电阻法

万用表测阻法是利用氧传感器的电阻特性来判断其在暖机状态和非暖机状态下的电阻值,以此来判断其是否损坏。正常氧传感器的电阻值为:充分暖机状态电阻值约在300kΩ;不在暖机状态时电阻值为无穷大。

4. 用汽车万用表检测法

将汽车万用表(以美国OTC公司300型万用表为例)功能开关置于4V量程,按动DC/AC按钮于DC状态,万用表COM插孔中的黑色测试线搭铁,红色测试线接氧传感器的信号线。

将汽车发动机置于快怠速(2000r/min),预热发动机,使氧传感器工作温度达360℃以上。当排出的废气浓时,氧传感器输出电压为0.8~0.9V;排出的废气稀时,输出电压为0.1~0.2V。在氧传感器工作温度低于360℃时,呈开路状态,无信号输出。

如果测得的电压符合要求,则说明氧传感器正常;反之则说明该传感器已损坏,应更换。

新款捷达氧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新款捷达二氧化锆式氧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如下:

新款捷达轿车使用的二氧化锆式氧传感器,部件代号为G39、G130,其接线和端子布置如下图所示,T4c/1、T4c/2端为加热元件插头,T4c/1端供电来自J519经燃油泵继电器J17的端子87r提供蓄电池电压,T4c/2端为搭铁端,接ECU,由ECU控制加热时间;T4c/3、T4c/4端为氧传感器信号端,其中,T4c/3为信号电压正极,T4c/4为信号电压负极(即搭铁端)。

新款捷达轿车使用的二氧化锆式氧传感器的接线和端子布置

G39—氧传感器;G130—尾气催化净化器后的氧传感器;J361—Simos发动机ECU;J519—E-BOX电控单元;N80—活性炭罐电磁阀;T4c—4芯C棕色插头连接;T4d—4芯D黑色插头连接;T80—80芯黑色插头连接;A193—车身线束内的连接(87a);ws—白色;sw—黑色;ro—红色;br—棕色;gn—绿色;bl—蓝色;gr—灰色;ge—黄色

1. 故障现象判断

氧传感器对汽车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发动机正常运转和尾气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氧传感器或其连接线路出现故障,不但会使排放超标,还会出现回火、放炮、怠速熄火、发动机运转失准、油耗增大等各种故障,使发动机工况恶化。

2. 检测加热元件的电阻

在室温下,可用万用表进行检测。检测时,拔下氧传感器线束插头,检测插头上端T4c/1与T4c/2之间的电阻,在常温下该阻值应为1~5Ω。如果常温下该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加热元件断路,应更换氧传感器。

3. 检测传感器加热元件的电源电压

氧传感器加热元件的电压为蓄电池电压,当点火开关接通使燃油泵继电器触点接通时,加热元件的电源即被接通。检测加热元件的电压时,拔下氧传感器插头,启动发动机,检测插接器插座上的端子T4c/1与T4c/2之间的电压,电压值应不低于11V。如果该电压值为零,则说明熔丝S5(10A)断路或燃油泵继电器触点接触不良,分别检修即可。

4. 检测传感器的信号电压

由于当氧传感器工作温度低于300℃时,氧传感器没有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无信号输出,因此应在二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处于300℃以上的工作状态时测量其输出电压。采用汽车万用表测压法检查二氧化锆式氧传感器的具体方法是:使发动机转速在2500r/min运行约90s,插头与插座连接,将数字式万用表连接到氧传感器端子T4c/3与T4c/4连接的导线上,当供给发动机浓混合气(加速踏板突然踩到底)时,信号电压应为0.7~1.0V;当供给发动机稀混合气(拔下空气流量传感器至发动机之间的真空管)时,信号电压应为0.1~0.3V;否则说明氧传感器失效,应予以更换。

5. 检测氧传感器的信号变化频率

可将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300Ω的电阻串联接在传感器T4c/3与T4c/4端子连接的导线之间进行检测。二极管正极连接到3端子上,二极管负极经300Ω电阻连接到插接器4端子上。发动机怠速或部分负荷运转时,发光二极管应当闪亮。闪亮频率每分钟应不低于10次,如果二极管不闪亮或闪亮频率过低,则说明氧传感器失效,应更换传感器。用万用表检测在10s内摆动的次数为8次或更多

一文读懂 氧传感器工作原理与检测

汽车氧传感器,主要有窄型(开关型)、空燃比、宽带型氧传感器、氮氧传感器等;下面分别介绍他们的检测方法。

1

4线窄型氧传感器

开关

信号电压0.1-0.9V变化,正常情况约10秒变化8次。0.45V以下,为混合气稀,0.45V以上,为混合气浓。

2

4线空燃比氧传感器

空燃比

以东风日产怠速为例,正常是2.2V不变化,2.2V以上是混合气稀,2.2V以下是混合气浓。

3

6线宽带氧传感器

宽频

怠速时正常电压为1.5V不变化,1.5V以上为混合气稀;1.5V以下为混合气浓。

4

氮氧传感器

8线

这个传感器端是8根,进入模块处理后,只有4根线接出。我们只需要检查模块的4根线即可。

4根线分别为供电、拱铁、CAN-H、CAN-L。

CAN-H、CAN-L检查出来的正常波形如上图。

相关问答

4 线的氧传感器 怎么检测

[最佳回答]1.四线氧传感器的导线是电热丝的电压,另一根信号线的电压正确。当加热线启动时,只有电压。通过电压的变化来检测尾气中的氧气含量。如果你停止移动,...

4 线的氧传感器 怎么检测

[最佳回答]四线式氧传感器的两根导线为加热线12V电压,另外两根信号线0.1-0.9V之间的电压正确。只有加热线路启动时,才有12V电压。因为尾气中的氧含量是不断检...

4 线的氧传感器 怎么检测 - 汽车维修技术网

[回答]四线氧传感器有两根线是加热线12V电压,另两根信号线之间电压0.1-0.9V是准确的。仅仅是加热线刚起动时才有12V电压。汽车修理技术网-WWW.QCWXJS.COM...

四线氧传感器 怎么 测量 ?

四线氧传感器测量?方法:1.首先用万用表的两根表笔,接到氧传感器的两个信号线上。2.然后直接观察万用表的电压变化,正常的信号电压范围为0.1~0.9V。3.其次...

怎样检测 四线氧传感器 好坏?是两根信号线之间电压0.1~0.9V还是两根?

四线氧传感器有两根线是加热线12V电压,另两根信号线之间电压0.1-0.9V是正确的。只是加热线刚启动时才有12V电压。因为在不断检测尾气中的含氧量,通过电压高低...

凯越 四线氧传感器 怎么 测量 ?

第一种万用表测量表。氧传感器有四条线,其中两条是加热电路,另外两根一个是负极搭铁线,另一条是信号线。加热电路可以通过万用表直接测量其电阻值,通过其电阻...

四线 制的 氧传感器 有两根白色的,一根灰色,一根黑色的,请问他...

[最佳回答]奔驰S320轿车,四线氧传感器,其中两根白线为加热线,灰色线为地线,信号线是黑色线.加热线电压是12伏.你的线色一致,应该是一样的.加热元件阻值约为7.0...

四线氧传感器 前后检测好坏?

你好,四线氧传感器前后检测好坏的方法如下:1.前检测:将传感器从排气管上拆下来,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的内部电阻,正常的阻值为8-15欧姆。如果阻值偏低或偏高...

四线氧传感器 分别什么线_车坛

四线氧传感器的线分别是:1根黑色是信号线、1根灰色信号接地线、2根白色的是加热线。氧传感器损坏的症状有:1、车辆发动机故障灯点亮起;2、怠速不稳;...

天籁20 四线 氧传感器 怎么 测量 ?

答,方法如下1、点火开关置于“OFF”,拔下氧传感器的导线连接器,用万用表Ω档测量氧传感器接线端中加热器端子与自搭铁端子的端子1和2)间的电阻,其电阻值应...

展开全部内容